青島科技大學_高等傳熱學.pdf
高等傳熱學
高等傳熱學= 熱傳導(導熱)+ 對流換熱+輻射換熱
第一章 傳熱學的理論基礎
第一節導熱基本定律
準備知識:溫度場等溫面溫度梯度溫度場定義:溫度在空間的分布情況。分為穩態和非穩態溫度場兩種。表示法:Steady t=f(r) Unsteady t=f(r, ) 等溫面定義:同一時刻,物體中由溫度相同的點構成的面。
§1-1導熱基本定律
溫度梯度定義:沿等溫面的法線方向的溫度變化率最大。
一、導熱的概念導熱:物體各部分之間不發生相對位移,依靠微觀粒子的熱運動而產生的熱量傳遞。
特點:1)直接接觸;2)與物體中溫度分布不均勻性關聯。
Fourier定律內容:熱流密度在任一方向上的分量與該方向上的溫度變化率成正比。
適用范圍:溫度分布光滑連續;非光滑連續情況中的光滑連續部分。
導熱系數:表征了材料導熱能力。
二、有限熱傳播速度下的Fourier定律背景:Fourier定律對熱能的傳播速度沒有要求,但在實際中,慣性和阻尼作用,熱能(擾動)只能以有限的速度在物體中傳播。
三、熵流密度矢量背景:熱傳導是一個典型的不可逆過程,熱量傳遞導致不可逆性的熵的傳遞。定義:任意點處的熱流密度矢量q與該點處絕對溫度T之比。
第二節 基本守恒方程式
一、質量守恒定律和連續性方程
(I)推導
1)理論基礎:流入控制體的凈質流量=控制體的質量變化率
二、動量守恒定律和動量方程
(I)推導
1)理論基礎:控制體中流體動量變化率=作用于控制體上所有外力之和
2)推導過程:流體位移結果+控制體內流體動量的時間變化率=體積力+表面力
三、熱力學第一定律和能量方程
(I)推導
1)理論基礎:控制體內流體總內能的增加=進入控制體的凈能量-控制體流體對外做功量
2)推導過程:進入控制體的凈能量=流體流動帶入能量+經控制體邊界面熱傳導+內熱源發熱量控制體流體對外做功量=表面力對外做功量+體積力對外做功量
四、熱力學第二定律和熵方程
(I)推導
1)理論基礎:經控制體界面傳入的凈熵流量+控制體內的熵產=控制體的熵增量
流體介質在傳熱過程中熵產率由三部分組成:
(a)溫差傳熱的不可逆性
(b)熱源發熱的不可逆性
(c)粘性耗散的不可逆性
第三節正交坐標系中的基本方程式
§1-4 單值性條件及其處理
第四節 單值性條件及其處理
導熱微分方程+單值性條件→具體的溫度場
幾何條件、物性條件、時間條件和邊界條件
一、幾何條件包括:給定幾何形狀大小、各向異性材料導熱系數的主軸方向等處理:根據物體的幾何與物理概念進行處理
二、物性條件包括:所需物體材料熱物性參數處理:對于變物性材料(1)簡化為常物性問題(2)迭代(耦合)法
三、時間條件
包括:物體加熱或冷卻的三個階段(初始階段、正規熱狀況階段和穩態階段)處理:(1)非穩態導熱問題:研究溫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。(2)穩態導熱問題:研究第三個階段,無時間條件。
四、邊界條件.
五、熱傳導正、反問題
熱傳導正問題:導熱微分方程+單值性條件→溫度分布熱傳導反問題:導熱微分方程+溫度場(部分信息)+單值性條件(部分信息)→溫度分布或單值性條件
第二章 熱傳導問題的分析求解
第一節一維穩態熱傳導應用:溫度隨時間變化相對很小;熱工設備的穩定工況運行,如渦輪機、內燃機、換熱器等。
第二節多維穩態熱傳導
內容:主要介紹限于直角坐標系和圓柱坐標系下規則幾何區域的二維穩
態熱傳導問題的分離變量法。
準備知識:偏微分方程分離變量法步驟
(1)假設所求函數為所含自變量的函數的乘積;
(2)以各自變量為變量的若干個常微分方程;
(3)求特征函數和特征值;
(4)求偏微分方程的基本解;
(5)利用迭加原理得到原偏微分方程的解(含有待定常數);
(6)由一個非齊次邊界條件確定出待定常數;
(7)獲得原偏微分方程的解。
一、直角坐標系
1、無熱源的常物性二維穩態導熱
熱設計資料下載: 青島科技大學_高等傳熱學.pdf
標簽: 點擊: 評論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