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散熱膜簡介
散熱膜,是用在手機、平板電腦等上面的一層導熱散熱的薄膜。
散熱膜是一種全新的導熱散熱材料,具有獨特的晶粒取向,沿兩個方向均勻導熱,片層狀結構可很好地適應任何表面,屏蔽熱源與組件的同時改進電子產品的性能。
二、散熱膜分類
天然石墨散熱膜:價格便宜,但是不能做很薄,且散熱效果較差;
石墨烯散熱膜:效果最好,但價格太貴,動輒上千元;
人工石墨/碳納米管散熱膜:散熱快,散熱效果相差不多。
報告主要針對目前市場應用最多的石墨(人工石墨)散熱膜進行分析。
三、石墨散熱膜特性
極佳的導熱性能:導熱系數高達600-1200w/(m-k)(相當于銅的2到4倍,鋁的3到6倍),熱阻比鋁低40%,比銅低20%;
比重輕:1.0-1.9g/cm3(密度相當于銅的1/4到1/10,鋁的1/1.3到1/3);
低熱阻,柔軟且容易裁切(可反復彎曲);
超薄性:厚度(0.025-0.1mm);
表面可以與金屬、塑膠、不干膠等其他材料組合以滿足更多的設計功能和需要。
四、散熱膜散熱原理
五、不同散熱膜性能對比
導熱系數通常理解就是導熱的快慢,對于散熱器來說,越快越好,即數值越大越好;
比熱容反映了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升高(或降低)相同的溫度時,吸收(或放出)的熱量并不相同,物質的比熱容越大,吸收(或放出)的熱量越多;
密度越小,相同體積下物質質量較輕。
由兩幅圖可看出,導熱率當面,石墨散熱膜比傳統的散熱材料存在很大優勢;其次,石墨膜測試數據顯示,其具有溫度低,溫差小、速度快、時間段、迅速降溫、冷卻、比熱容小等特性。
六、石墨散熱膜制備與應用
人工石墨導熱膜制備工藝核心是PI膜炭化和石墨化過程
石墨散熱膜應用實例(主要應用于電子行業)
石墨散熱膜產業鏈
七、石墨散熱膜相關政策
2010年10月10日,國務院頒布《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》(國發[2010]32號),將新材料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,提出“大力發展稀土功能材料、高性能膜材料、特種玻璃、功能陶瓷、半導體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。”石墨導熱膜即屬于高性能膜材料。
2012年2月24日,工信部發布《電子信息制浩“十二五”發展規劃》,其子規劃《電子基礎材料和關鍵元器件“十二五”規劃》提出重點發展的領域包括電子材料中的石墨材料。
2012年7月9日,國務院發布《“十二五”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》,提出大力發展新型功能材料、先進結構材料和復合材料,開展納米、超導、智能等共性基礎材料研究和產業化,提高新材料工藝裝備的保障能力。
2013年2月16日,發改委《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(2011年本)(修正)》,明確將“信息產業新型電子元器件等電子產品用材料”列為鼓勵類產業。
八、石墨散熱膜市場分析
近幾年來,隨著電子產品的不斷更新換代,散熱材料的需求量逐年增加;
在各類消費電子產品中,智能手機對散熱材料的需求最大,其次是功能機。
隨著超薄電子產品如電腦、智能手機的發展,其對散熱要求越來越高,尤其是平板電腦的迅速崛起,使散熱材料市場需求不斷壯大。預計2018年合成石墨導熱材料市場規模達到129.75億元。
九、散熱膜企業與發展趨勢
①有利因素
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有利于行業持續快速發展,智能消費電子行業小型化、輕薄化、智能化趨勢推動導熱材料需求快速上升。
②不利因素
規模化發展面臨資本瓶頸,高端專業技術人才短缺。
③發展趨勢
石墨散熱膜下游產品主要應用于越來越小型化、智能化的智能手機、平板電腦、筆記本電腦、LED照明燈領域,散熱問題是必然存在的一個趨勢,而石墨散熱膜將是解決其難題的主要手段,發展空間巨大。
本文來源:互聯網
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僅供學習交流,如有不適請聯系我們,謝謝。
標簽: 點擊: 評論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