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管或VC的性能指標
熱管和VC最重要的性能指標有三個,分別是最大熱傳量Qmax,熱阻R和啟動溫度T0。其定義分別如下:
l 最大熱傳量Qmax: Qmax的值等于如下情境中的發熱量:熱管或VC的蒸發段貼合發熱量為Q的發熱源,測量得出的蒸發段和冷凝段之間的溫差在規定的范圍內(工程上通常使用5℃作為判定標準,部分嚴格標準采用2℃),單位為W。
l 熱阻R:當傳遞大小為Q的熱量時,實際測得的蒸發段和冷凝段之間的溫差為ΔT,熱阻的值就是ΔT/Q,單位為℃/W或者K/W.
l 啟動溫度T0:熱管內進行的是一個蒸發冷凝的過程。但流體的蒸發和冷凝必須在一定的溫度、壓強條件下才會發生。啟動溫度T0是指熱管或VC內形成相變換熱循環時所需要的最低溫度。
熱管的這三個關鍵指標主要與管徑、吸液芯滲透率和孔隙率、吸液芯厚度、工作流體性質、充液量、內部真空度、管壁厚度,折彎角度和工作環境等多個因素有關。當熱管被拍扁或者折彎時,內部的蒸汽流動空間縮小,液體流動的毛細結構也會被不同程度的損傷,因此其傳熱性能就會有所衰減。同樣,越薄的VC,其上述三個性能指標也會降低。
表9-2 不同直徑、不同厚度的熱管最大傳熱量
圖9-6 熱管拍扁狀態下內部毛細結構的微細裂痕[2]
除了拍扁,由于產品結構復雜,通常會將熱管彎折,以便讓熱管貫通的面更大,提高均熱效果。折彎改變了內部流道,在彎折處,蒸汽和流體的流動會受到阻滯。當折彎半徑太小,或折彎角度太大時,熱管性能都會大大折扣。下表是在不同彎折角度下,最小和建議的彎折半徑。
表9-3熱管彎折半徑設計表
圖9-7 熱管彎折參數示意
超薄熱管和超薄VC
由于拍扁會損傷熱管內部的毛細結構,因此超薄熱管的毛細結構與常規熱管有所區別。常規的熱管內壁往往有一圈毛細結構,而超薄熱管的毛細結構通常只是在中間,這樣熱管在拍扁的時候,毛細結構并不會跟隨管壁進行折彎動作,而是只會被壓縮。這樣就減輕了拍扁帶來的毛細結構損傷。
圖9-8 超薄熱管內部的毛細結構[2]
由于熱管被壓的很薄,因此其最大傳熱量是很小的。比如0.4mm厚的熱管其最大傳熱量僅為~3W。另外,雖然采用了中置毛細結構,但熱管被拍扁時,兩側的的銅壁仍不可避免地會變形,因此能拍到0.4mm厚度的熱管,其原始管徑也不大(通常不超過5mm——2019年9月的數據)。這就導致拍完后的熱管寬度有限,從而影響均熱效果。另外,由于熱管被拍扁后,蒸汽通道是完全中空的,且由于銅壁很薄(通常<0.15mm),因此其抗壓或抗折彎強度都很差。總結下來,超薄熱管有如下缺點:
1) 最大傳熱量低;
2) 只能是接近一維均熱,均熱面積受限;
3) 機械強度低。
上述缺陷推動了超薄VC的進步。VC是兩片式結構,其寬度可以任意定制,理論上不受限制。由于面積大,其最大傳熱量也比較大。超薄VC面臨的困難是類似的。這么薄的空間內如何確定充水量,以及如何設置毛細結構,如何焊接,都是難題。
圖9-9 雷蛇2手機內用的超薄VC[3]
類似地,由于內部空間小,超薄VC的毛細結構與傳統VC也不相同。據2019年的技術,超薄VC是使用蝕刻的技術在銅板上蝕刻出凸臺,凸臺起到支撐作用。另外一片銅板內部則貼合銅網作為毛細結構。銅柱間的間隙就是蒸汽流動通道,銅網則是液體回流通道[4]。如此薄的銅板,蝕刻、焊接、注液、抽真空、封口等都是難題。這樣導致當前超薄VC良率較低,成本較高。
表9-4 超薄熱管的技術現狀[5]
表9-5 超薄熱管的技術現狀[5]
本章小結
熱管和VC一般會和散熱器配合使用。其關鍵作用是降低擴散熱阻。但由于內部處于真空,且不凝性氣體的進入會導致性能大幅衰減,故其往往成為散熱器失效的“罪魁禍首”。本章詳解了最大傳熱量、熱阻和啟動溫度以及各種其它因素對這三個參數的影響。對VC和熱管的應用和發展趨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聯系作者,針對特定問題進行討論。
本章參考文獻
[1] 楊世銘, 陶文銓. 傳熱學第三版[M]. 高等教育出版社, 1998.
[2] Tang, Heng, Tang, et al. Review of applications and developmentsof ultra-thin micro heat pipes for electronic cooling[J]. Applied Energy, 2018,223:383-400.
[3] JerryRigEverything.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UGsICbmmfws
[4] Chen Z, Li Y, Zhou W, et al. Design, fabrication and thermalperformance of a novel ultra-thin vapour chamber for cooling electronicdevices[J].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, 2019, 187: 221-231.
[5] Delta Slim Heat Pipe Vapor Chamber. http://www.deltaww.com
本篇節選自:陳繼良.從零開始學散熱.第九章
感謝閱讀
中國熱設計網是國內最具活力的熱設計專業技術交流平臺,是中電標協熱管理行業工作委員會唯一官方合作平臺。平臺包括持續更新技術和各類熱設計資訊的公眾號,數千人的QQ技術交流群(群號319322744或掃描文末二維碼加入)、微信群(熱設計網技術交流群1、2、3,熱設計網華東區技術交流群1)。熱設計平臺持續于全國各地舉辦熱設計技術交流會,精準對接散熱人才需求,并協同熱管理行業工作委員會推進熱設計行業標準、測試規范的建立。
群名稱:中國熱設計網 群號319322744
中國熱設計網每年還于各地舉辦工程熱設計系列培訓。培訓課程由國內數十位資深一線熱設計工程師開發講授,內容涵蓋熱設計理論、各類仿真軟件的用法、各類產品的實際設計經驗等。一次參加,免費復聽各地同類培訓,系列內其他全部課程也享受8折優惠。培訓結束并通過相關考核后,發放由中國熱設計網認證的培訓結業證書。
報名培訓,參與/贊助技術交流會,申請加入熱設計平臺顧問團、加入微信群等事宜,掃碼添加熱設計網客服微信
標簽: 點擊: 評論: